
苇荡茫茫,仙鹤飞舞,展现白城生态之美

改造后的道路四通八达,老城焕发新活力

改造后的居民小区旧貌换新颜

辣椒产业支撑一方经济

扶贫井让农民喜笑颜开

生态美景令人醉

棚膜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煤焦油轻质化项目的投产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光伏扶贫入村入户
李晓明 马彬 刘冠男/摄
盛夏的鹤乡大地,正值施工建设的黄金期,一项项重大项目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一批批重点工程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个民生项目和着幸福节拍走进百姓的生活。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白城把握好这个关键节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五”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这条主线,狠抓生态建设、扶贫攻坚、经济发展、老城改造“四项重点工作”,推动白城新一轮振兴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生态建设 给绿色一个主场
人们用“草原明珠”来形容白城这座塞外草原小城。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秀美的山水,代表了人们对神秘绿色草原的向往和礼赞。数百年的发展史,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独不变的,是她一脉相承的绿水青山——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白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要求,着眼构建吉林西部生态屏障,针对白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实际,突出水、林、草、湿四大生态要素,实施了河湖连通、植树造林、草原治理、湿地修复四大生态工程,力争到“十三五”期末,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努力打造天蓝水碧、林茂粮丰、渔兴牧旺、人水和谐的美丽白城。去年,河湖连通累计连通泡塘60个,今年计划再连通64个,确保规划的124个泡塘全部连通,新增蓄水5.5亿立方米。实施“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去年造林37.9万亩,今年已完成造林31.4万亩。坚持把草原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突破口,积极与蒙草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每个县(市、区)实施了1000亩集中连片人工种草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芦苇补湿等综合措施,修复湿地31.3万亩。目前,正在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要求,全力做好环保督察迎检准备工作。通过狠抓生态建设和保护,白城草美林丰、湿地广袤的生态本底正在回归。碧水,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了宜居之感、幸福之情。绿色,给这座草原城市增添了生态之美、现代之韵。
扶贫开发 剑指贫困斩穷根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脱贫攻坚,时不我待。 一直以来,白城围绕不拖全省后腿、打造白城速度,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强力推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实施了一批符合市情、符合实际的特色做法和创新模式。
去年,白城坚持把“精准”贯穿扶贫全过程,用绣花的功夫抓扶贫,共落实产业项目1442个,改造危房1.8万户,全年实现精准脱贫10.2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50.8%。通榆和镇赉代表全省,通过了国家考核评估。今年以来,通过进一步强化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着力狠抓了庭院经济、光伏扶贫、医疗教育扶贫政策落实、贫困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4月份,开展了万名干部驻村“三帮扶一推动”活动(帮助发展庭院经济,帮助推广“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帮助落实教育、医疗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人居环境改善8项工程建设),市县两级包保干部驻村吃住7天以上,取得了很好成效。6月份,又开展人大政协脱贫攻坚专项视察活动,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00余人,对全市919个行政村,进行了全覆盖视察,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工作的扎实开展。扶贫打好精准牌,脱贫按下快进键,鹤乡脱贫攻坚的“白城答卷”令人瞩目,瀚海扶贫画笔遒劲挥洒,力透纸背。
经济发展 奏响跨越赶超的最强音
在新一轮城市大发展、大建设、大开放的历史性时刻,面对新常态、新要求,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今日之鹤乡用项目激活发展,用项目点燃全局,绘出了“路线图”,下达了“动员令”,按下了“快进键”……白城是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但同时也是后发优势比较明显,发展潜力和希望比较大的城市。面对后发赶超的新机遇,白城突出把项目招商、企业扩能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抓投资、上项目、兴产业,推动白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弯道赶超。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31.2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9亿元,增长10.5%;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2亿元,增长4.6%,这三项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靠前。特别是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36.2亿元,增长11%;增加值232.6亿元,增长8.6%;工业用电量26.7亿度,增长14.7%,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落实全省“三抓”“三早”要求,深入开展“三精准项目攻坚年”活动,阳春150万只奶山羊、中农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一精锻扩能等一批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大局。1-5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0.8亿元,增长5.8%;地方级财政收入16.3亿元,增长9.7%,这两项指标增幅排在全省前列。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定位、全方位推进,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我们感受到急切奋进的足音;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掀起了瀚海大地新一轮经济转型赶超的浪潮;一组组崭新的数据见证着白城经济发展新的跨越,描绘着幸福大美鹤乡的宏伟蓝图。
老城改造 华丽转身蛹化成蝶
一片片老旧除去、一方方陋颜改变、一段段梗阻打通,取而代之的是美丽清洁街区、通达坦畅路网、绿色海绵城邦……从2016年春天开始,特别是2017年以来,这场大改造、大升级、大变化骤然提速,全城每一个角落、每一寸空间、每一段路径都在夜以继日的机声隆隆中发生着变化……
改变城市面貌,打造现代化宜居生态新城,让群众过上更美好的日子——2016年新年伊始,白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以建设海绵城市为发端,全面铺开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从道路拓宽改造到地下管网提质完善,从小区美化到巷道改造,从公共设施配套到公用绿地建设……计划总投资68亿元,确立了在两年内,城市功能全面完善、人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目标:老城变新城,街区变花园。
去年春夏之交,白城市老城区的整体综合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全面铺开,规模力度空前,道路、管网改造建设齐上,社区、街区绿化美化并行。全年开工建设改造了79个小区、24条街路、17条街路临街立面。截至当年10月底,经过近6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白城市老城区的整体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完成投资13.6亿元,实施重点工程219个。21条街路从过去的“畏途”变坦途;40个社区实现了新的硬化美化,成为宜居新区;8.6公里地下管网重新埋设,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
“决胜百天、全力攻坚,必保完成老城改造任务。”今年,白城市老城区的整体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开始了新一轮的鏖战,两年内实现“老城变新城,街区变花园”目标,今年是决战总攻的一年,也是决胜的一年。年初以来,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暨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新开工175项,其中道路25条、小区73个、临街立面16条等,计划投资30亿元,力争在9月30日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确保海绵城市试点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打造城市新名片,展示鹤乡新形象。新的城市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井然有序地进行,引入全新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的老城区整体综合改造,不仅注重城市的“面子”,更注重城市的“里子”,改造后的白城将尽展她的魅力,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