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
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
假借养老之名
实施诈骗的行为
在生活中
不法分子会设下种种陷阱
想尽办法骗取老人的养老钱
比如……
免费派送米面油?
组织免费旅游?
组织参加所谓正规医疗机构的“免费体检”?
不要信!
这些“医疗人员”在“体检”过程中
会夸大老年人的常见病
引起恐慌
提高高额诊疗服务进行诈骗

推荐会?
集资兴建“养老院”?
兴建“养老公寓”?
返还高额利息?
并可终身免费入住?
不要信!
老年人掏出钱款
入股“养老项目”时
钱款就早已被犯罪分子挥霍了

免费礼品和讲座?
一对一“亲情”服务?
“超高回报”利诱?
“养生学大师”授课?
不要信!
不法分子先骗取信任
后偷换概念
使用保健品冒充药品
使用普通食品冒充高价保健品
甚至使用“三无产品”
假冒、伪劣产品
冒充所谓的“养老神药”
骗取老年人的财产

抵押房产来“以房养老”?
高收益高回报?
不要信!
不法分子
以国家政策名义
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
诈骗资金
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
部分老年人最终失去了房子
还背负贷款

那么
我们要怎么做
才能尽可能避免落入
不法分子圈套呢?
请往下看
涉及财产问题的决定,要向正规机关、企事业单位核实情况,多听家人、朋友、基层组织的意见。
谨记投资有风险。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切勿轻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的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换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利用检察机关12309平台举报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
|
|